日期:2023-06-23 10:16:32
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,即口腔,腋窩及肛門.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.5℃~37.5℃之間;在口腔處為36.2℃~37.3℃之間;在腋窩處為35.9℃~37.2℃之間。通過測量后,凡超過正常范圍0.5℃以上時,稱為發(fā)熱。
人們常說一歲以內的嬰兒體溫在37.5℃以下都屬正常。原因是嬰兒大腦內控制體溫調節(jié)的中樞發(fā)育尚未成熟,也就是控制體溫能力不夠強,致使嬰兒的體溫會受到環(huán)境溫度的影響。炎熱天氣或包裹過多,體溫會輕度升高,但不應超過37.5℃。寒冷天氣或溫度較低的空調房間,體溫可降至36℃或再低些。
在炎熱的夏季,氣溫很高,嬰兒自身調節(jié)體溫的能力又差,媽媽抱著嬰兒時熱氣不易散發(fā),使體溫升高。但是這種發(fā)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,再給孩子放在涼爽的地方,稍微扇一扇,給孩子飲一些清涼的水果汁,或給孩子洗個溫水澡,幾小時后體溫就會降到正常。在冬季,如果室內溫度過高,嬰兒又包裹得過多,也會使嬰兒體溫升高。
一般家庭和醫(yī)院都是測量腋下溫度,不論大人小孩,書上說正常體溫36到37,低熱是37.5以上開始算,39度以上高熱。大于37且小于37.5只能說因人而異了,總之測量體溫要把腋下擦干,不要捂在被窩里那樣不準。
1、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,即口腔、腋窩及肛門。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.5℃~37.5℃之間;在口腔處為36.2℃~37.3℃之間;在腋窩處為35.9℃~37.2℃之間。通過測量后,凡超過正常范圍0.5℃以上時,稱為發(fā)熱。不超過38℃稱為低熱,超過39℃者為高熱。
2、嬰兒因體溫調節(jié)中樞功能不穩(wěn)定,新陳代謝較旺盛,體溫較成年人稍高。一天中的體溫也有波動,安靜時體溫較低,活動時體溫較高,清晨2~6時體溫最低,下午2~8時體溫最高,波動幅度約為0.6℃左右。
3、體溫“低”,其實也是正常,但前提是穩(wěn)定,也就是說只要能穩(wěn)定在這個范圍就沒有什么問題,嬰兒體溫受機體內外各種因素影響時時會自我調節(jié)的,但你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保暖,以免孩子感冒發(fā)燒。
4、當孩子體溫低于38.5℃時,可以不用退熱藥,最好是多喝開水,同時密切注意病情變化,或者應用物理降溫方法;若是體溫超過38.5℃時,可以服用退熱藥,目前常用的退熱藥有撲熱息痛、小兒泰諾林、美林等,但是最好在兒科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。
寶寶在7、8個月的時候,因為從母體中帶來的免疫力已經逐漸散去,抵抗力下降了,都會有1、2次發(fā)熱的,這是正常的。從某種角度說,發(fā)燒并不是一件壞事,專家認為發(fā)燒可以增強免疫力。所以家長不要因為孩子發(fā)燒太著急,只要控制孩子的體溫不要過高,引起高熱驚厥就不會有大問題。
1、一般情況下,嬰兒發(fā)燒在38.5℃以下不用退熱處理,選用物理降溫;38.5℃以上應采用相應的藥物退熱措施。物理降溫:溫水擦浴,用毛巾蘸上溫水(水溫不感燙手為宜)在頸部、腋窩、大腿根部擦拭5~10分鐘。亦可用市售的“退熱帖”貼(或家用冰袋)在的前額部以幫散熱降溫。藥物降溫:以上措施不明顯時,可口服退熱藥。
2、多飲水,吃流質飲食,如西瓜汁等,以保證機體足夠的能量及水分。
3、多通風,注意散熱,衣著寬大,忌用棉被包裹。夏天可使用空調,室溫控制在27℃左右,注意定時開窗通風,使房間空氣對流。
4、多睡覺,保證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復。用藥過程中,家長要注意給孩子服用一類退燒藥的時間別太長,發(fā)燒超過兩天最好換用另一類藥。服用,一天不能超過4次,每次間隔最少4小時。美林、泰諾林退高燒比較好。如果孩子發(fā)燒達38.5度以上用美林退熱比較快,如果38到38.5之間用泰諾林比較好。如果是低燒這兩種都不要用,用一般的退燒藥就可以。像一般酚黃那敏等寶寶感冒藥也都有退熱效用的。
1、少穿衣服,給孩子散熱。傳統(tǒng)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(fā)燒,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,把汗“逼”出來,其實這是不對的。小孩在發(fā)燒時,會出現(xiàn)發(fā)抖的癥狀,父母會以為孩子發(fā)冷,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。
2、幫孩子物理降溫,有以下常用方法:
?。?)頭部冷濕敷:用20℃-30℃冷水浸濕軟毛巾后稍擠壓使不滴水,折好置于前額,每3-5分鐘更換一次。
?。?)頭部冰枕: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,排出袋內空氣,壓緊袋口,無漏水后放置于枕部。
?。?)溫水擦拭或溫水浴: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、腋下、四肢或洗個溫水澡,多擦洗皮膚,促進散熱。
?。?)酒精擦?。哼m用于高熱降溫。準備20%-35%的酒精200-300毫升,擦浴四肢和背部。
3、補充充足的水分,不要隨便吃藥。高熱時呼吸增快,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,所以父母在孩子發(fā)燒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,增加尿量,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。
指導正確哺乳、喂養(yǎng)、呵護、
洗澡、穿衣、換洗尿布、物品消毒
帶小孩、照顧老人、
做飯、烹飪、花草養(yǎng)護
整版打磨、玻化效果
深層護理、基本保養(yǎng)